联系汇率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联系汇率制? 联系汇率制( Currency board,简称联系汇率,另外,货币发行局制度、纸币局制度、货币发行板、货币发行局制度、货币局配置)是固定汇率制,是固定本币和某特定外币的汇率,严格按照规定的汇率比率,使货币发行量与外币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 如果联系人的货币是美元,也称为“美元化制度( dollarlization )”。
历史
19世纪末,英国为殖民地提出并成立了联络汇率制。 香港采用这种汇率制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与英镑联系,1972年取消,1983年再次生效,与美元联系,7.8港元为1美元。
典型的例子是阿根廷比索对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和保加利亚列弗对西德马克(现在欧元)的联系汇率制。
特征:
对本位货币汇率稳定的更强的承诺和更小的逆转可能性
优点:
稳定货币价值,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
缺陷:
联系汇率制度被认为在金融危机到来时非常脆弱。 例如,阿根廷在经济危机持续动荡中放弃了联系汇率制,大幅度降低了官方汇率,导入了双重汇率制。
央行采用联系汇率制,无法发挥最终贷款人的作用,无法通过放宽货币政策提供流动性,也无法直接融资支持遇到问题的商业银行,实际上将货币政策的决定权转让给了联系货币的管理当局。
如果与美元联系,中央银行将失去经济美元化、发行本位币、增加本位币需求、本位币存款利息三种货币税收。
香港联络汇率制的历史
港元与其他货币勾结的制度其实很久以前。 港元自1935年12月至1972年6月间曾与英镑勾结,1935年12月至1967年11月间,每英镑可兑换16港元,1967年11月至1972年6月,每英镑可兑换14.55港元。 从1972年7月到1974年11月,与美元勾结,之后自由浮动。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面临恢复谈判的问题,香港股市发生股东灾害,市民对港元的信心动摇,港元不断下跌。 1983年9月,港元出现危机,港元兑美元9.6港元兑1美元下降到低历史。 为了拯救香港金融体系,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颁布联络汇率制度,港元与美元交易,汇率为7.8港元为1美元。 此后,稳定、联系汇率制度一直实施到现在。 联系汇率制度依赖香港庞大的外汇储备支持。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港元曾因索罗斯等国际投资者的大宗买卖而导致汇率大幅波动,之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投入稳定的资金汇率,首次有7.8港元可以维持1美元的汇率。
香港联络汇率制的利弊
香港不是国家而是城市,是一个经济自由度高、开放的经济体系,由于汇率联系稳定香港经济,减少外国经济和汇率波动对香港的影响,降低香港和贸易和外国投资者在香港投资的汇率风险,香港的原材料、食品和消费品等,大部分是进口的 然而,联系汇率制必须由香港追随美国的利率调整,不能用利率调节经济和通货膨胀/收缩。
中国准联系汇率制
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参考国际联系汇率制度,提出以直接成交的指数为锚定人民币汇率的方式,经济稳定发展效果显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