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神秘小国的智慧
是不是意味着经济越发展人们就越幸福? 美国的人均GDP在50年内增加了3倍,暴力犯罪也增加了3倍,与邻居交往的人也增加了4倍。 另外,城市的交通堵塞、移动困难等问题成了无法根治的顽疾。 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四分之一的人不幸和抑郁。
许多新兴工业国家的GDP增长迅速,同时许多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也迅速恶化,人居生态环境受到很大威胁。 考虑一下燃煤大气污染和其他排放污染引起的疾病。 我们需要支付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因此,单纯的快速经济增长并不保证国民幸福感一定会增加,诊断为“幸福”的不应该只依靠GDP来论述英雄。 那么,你能找到衡量人们幸福的指标吗?
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上有神秘的小国——不丹王国,其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有很大的智慧。 20世纪70年代,当西方主流发展模式以GDP增长为中心时,不丹国王看到了主流模式悖论。 经济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但不是幸福感的增强,而是环境被破坏,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大,犯罪率上升。 他认为人生的“基本问题是保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在这样的统治理念的指导下,旺楚克国王提出并实施了“幸福计划”,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民幸福合计”(GNH )和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
国民幸福总额由保护环境和资源、公平可持续经济发展、保留传统文化以及优良的管理制度四部分组成。 不丹王国的发展目标是追求国民幸福总额的增加。 我们知道不丹是发展中国家,但为了保护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不仅没有把开采森林作为推动GDP增长的亮点,而且要以经济增长为代价,实行最坚决的环境保护措施在不丹,无论是公共土地还是私有土地,必须得到政府的特别批准才能砍伐树木。
不丹唯一的4600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四分之一以上的地区作为国立公园开放。 为了不让外国游客对自然环境、文化、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产生负面影响,不丹政府实行低客流高效的旅行政策,对外国游客的出入次数和停留时间加以严格限制,征收游客的环境保护费。 由于很多游客没有流入,不丹至今没有过度的旅游资源开发现象,没有人工景观,都维持原生状态,风景特别美丽,被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也有森林国家、花卉国家、神龙国家的美称。为了追求公平的发展,不丹为全民提供了免费的国内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 为了维持传统文化,人们上班,上学必须穿传统服装,建筑必须符合传统风格。 不丹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极低,人们很少外出锁门,钥匙和钥匙在不丹几乎没有用。 政府追求国民幸福总额的结果,很多人感到幸福。 在2007年的《世界快乐地图》调查中,不丹的幸福指数居世界第八位,97%的人感到生活快乐满足,这对许多经济强国来说是一个讽刺。 不丹模型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不丹的国民幸福指数概念也悄悄地向世界扩展。
国民幸福指数可以取代GDP吗? 我们知道,国民幸福是一个主观概念,不同的国家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目前各国国民幸福指数的制定还处于不断探索过程中。我们国家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建议综合考虑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等因素,编制我国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以便监控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满意度,作为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 在加拿大举行的“国民幸福指数”问题国际会议上,专家们用“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建立了衡量国民财富的4个新标准:要建立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均衡的发展;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各国人民应该在不丧失其个性特点的条件下融入全球化,要做好文化的保护和推广;要建立良好的政府。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艾伦·克鲁格从微观个体的幸福体验来描述国民幸福,编制国民幸福指数,力图使国民幸福指数与GDP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开始意识到国民幸福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并不一定同步增长。当然,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时期,获得经济收益和愉悦的满足感有趋同的联系,但在很多情况下,GDP的增长可能隐藏了人们的福利下降,因为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很难被体现在一个数字之中。所以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言,国民幸福指数比国民生产总值更为重要。 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公众幸福感的标准,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它的视角更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我们应该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国民幸福指数作为GDP指标的必要补充,使它成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和进行社会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美国金融海啸的肆虐之下,“超越GDP”的呼声日益增高,我们需要用国民幸福指数赋予发展更为丰富的内涵,引导政府将公共政策的重点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向追求建立并维系健康、公平、正义的宏观制度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