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率的角度说,任何一场游戏或竞赛,就算是条件最差的人也有同样的可能获胜。参与市场交易的人,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交易员、场内交易员与投机商。交易员可以掌握最完整的市场信息,要想出脱手中的仓位,他们最有办法。即使在期货市场上他们有一些亏损,他们也可以在现货市场上捞回来,这样风险就降低了。场内交易员则拥有时间方面的优势。以时效而论,没有人能赶得上场内交易员。至于投机商,虽然既没有市场信息上的优势,又不能在时效性上占尽先机,但是他们具有自由选择进场时机的优势。投机商可以选择市况对自已有利时进场,这就是他们的优势。所以说,优势和劣势都只是相对的,没有常胜将军。
你非常重视凤险管理。让你这么谨慎交易的原因是什么?
刚开始接触期货交易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现象:买进9 月份猪脯肉,然后在7月以前卖出,几乎是稳赚不赔。于是我赶紧召集几个朋友,凑了一笔钱去做猪脯肉期货交易,没想到,小试牛刀的结局还挺不错的,小赚了一把。我得意洋洋,自以为是交易天才。
那时,我有一位朋友,在做玉米期货交易。他说服我买进较远月份的玉米,卖出较近月份的玉米。当时我只是对猪脯肉略懂一二,对玉米却一窍不通,我天真地以为我在猪脯肉期货交易中所采用的方法无往不利,以某月的多头仓位来抵消另一月份的空头仓位,应该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交易。但是市场给我一记当头棒喝,时隔不久,政府突然公布了一份出乎意料的玉米收成报告,导致市场大幅震荡,我的多头仓位持停,空头仓位却一直涨停。这次交易我一败涂地血本无归,当时我沮丧到了极点。我走到楼梯口,双膝跪地,放声大哭,向上帝哀求:“上帝呀,我不在乎赔多少,可是千万别让我背一屁股债。”一位瑞士银行家恰巧从我身旁经过,这一幕对我而言记忆如此深刻,对他而言是否是司空见惯呢?直到今天,我还在猜想那位银行家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像这样不注意凤险管理,而遭致严重损失的惨痛经历,你以后又遇到期货与货币交易过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忽视过风险的存在。这样致命的错误我本人倒是再也没犯过。可在我的交易生涯中,耳闻目睹到的像这样不注重风险管理而被市场狠狠教训遭到重大打击的例子不胜枚举。年轻时我曾经拥有过一辆摩托车,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告诫我,尽管他本人老是惹是生非:“赖瑞,骑摩托车的时候,千万别和汽车争道,输的一定是你。”这句话运用到交易上也是至理名言:“别与市场斗狠,输的一定是你。”
韩特兄弟的遭遇就为我的观点提供了最好的佐证。有人曾经问我:“韩特兄弟怎么可能会输,他们有几十亿美元的资金啊!”我给他打了一个比方,假如你有10亿美元,而你买了价值20亿美元的白银,那么你所承担的风险,就和一个只有1000美元,而买了20万美元白银的家伙所承担的完全一致,你们最终很可能殊途同归,被风险吃掉。
我有一位朋友,单凭期权套利交易他就赚得盆满钵满,去他在英格兰的豪华别墅度假曾让我神清气爽。但是他屋然是一位很高明的套利者,却是一个失败的交易员。他曾设计出一套交易系统,我得承认他的这套交易系统有着很强的获利能力。然而有一天,他却对我说:“我不会按照这套系统的指令做,系统要求我抛空我持有的黄金。我觉得它下达的指令与现在的行情不太一致,何况这套交易系统以往发出的指令,也只有50% 的正确性。”他不但没有遵照系统的指示抛空黄金,反而与系统背道而驰,选择做多。后来黄金行情开始下跌,我一再告诫他:“赶快平仓”,他却执意不肯:“黄金行情一定会止跌回升的。”好家伙,这笔交易让他倾家荡产,不光卖掉了那栋别墅,最后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一家人只能挤在租来的小公寓里。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连别墅都赔上了的这种遭遇,的确对我震动不小。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他遵从交易系统下达的指令,他就会大赚一把。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表哥曾经通过选择权交易,把5000 美元的资本变成10 万美元的财富,业绩可谓不俗。我曾经问他:“你怎么赚钱的?”他的回答是:“其实很简单。我买进选择权,如果它上涨,我就继续抱着,如果它下跌,我就一直等到不赚也不赔的时候才卖出。”我劝他说:“你要想以交易为生的话,这种策略绝对不能维持长久。你必须注意控制风险。像你这样做,好运可不是天天都有的。”他哈哈大笑:“赖瑞,你放心好了,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怎么会愿意赔钱呢?”
他接下来的一笔交易是买进美林公司9 万美元的期权。这一回上帝不再眷顾他,期权价格一路下跌,一个月之后我与他通电话时,他告诉我,他现在负债1 万美元。我说:“等会儿,你有10 万美元,购买期权只用去9 万美元,就算全部赔光了,那你还剩下1 万美元啊。怎么会负债1 万美元呢?”他回答说:“我买进期权时的价格是4.5 美元。当价格跌到1 美元时,我想如果再买进2 万美元的期权,那么只要价格反弹到2.75 美元,不就可以扯平了。于是我就到银行贷了1 万美元。”
不只是金融交易,任何形态的商业决策都应该注重风险管理。从前我曾为一位老板工作。他雇用一位期权交易员帮他做交易。这位交易员非常聪明,但是不讲诚信。有一天,这位交易员突然人间蒸发,给我的老板留下一堆烂摊子。老板本身并不是交易员,他找到我征求意见:“赖瑞,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告诉他:“赶紧把持有的仓位全部抛出。”而他却决定继续持有,结果市场止跌回升,反而让他发了一笔小财。过后,我却告诉一位同事:“鲍勃,咱们最好另谋差事。”他问我:“为什么?”我说:“咱们的老板最近身陷地雷阵,你知道他的脱身之道是什么吗?竟然是闭起双眼,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走出来,当然这次他是成功了。以后呢?以后他再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一定会以为闭起眼睛走出来就是最恰当的脱身之道。我可不愿陪他一起做这样的冒险。”几个月之后,我的预言应验了,我的这位老板把公司的资产赔了个精光。
-艘人进行交易都会赔钱,除了不注重控制凤险外,-定还有其他的原因吧?
他们进行交易不是根据市场的客观现实来决定买卖,而是根据自己的偏见和喜好来交易,这样的交易缺乏理性自然就不会有好收成。
你进行各种不同的商晶交易的方法部-样吗?
我不是闲着没事干,为交易而交易。我是为赚钱才进行交易的,所以所有的交易对我来说都一样。有一次,经公司市场总监米奇·昆唐的介绍,我认识了一家公司的前任总裁(此人是E ? F ·曼恩。赖瑞后来将明德投资管理公司50% 的股权交给曼恩公司,换取该公司对明德投资管理公司的财务支持)。这是个个性固执的爱尔兰人,他问我:“你做黄金与可可豆的交易方法有何不同?”我回答说:“对我来说他们没什么不同。”他几乎是对我大吼:“你是说,你连黄金与可可的区别都看不出来?!”当时若非米奇在场,他一定会把我赶出办公室,更别说合作了。
我太太是一位英国女孩,生长在保守家庭。她非常担心她的家人会瞧不起我。在接受《伦敦时报》的采访时,记者问我对伦敦可可豆市场未来走势的看法。我告诉他:“老实讲,我从来不看我在交易什么商品,我只注重风险、报酬与资金。”谁知这位记者在报道中写成:“赖瑞根本不在乎可可豆市场,他在乎的只是钱而已。”看完这篇报道,我的妻子难过地说:“亲爱的,这下完了,我再也不敢回娘家了,这篇文章证明他们对你的看法完全是对的。”
你觉得会有最完美的交易系统存在吗?
我也问你:你见到过完美的东西吗?我们交易员有句老话:“尽管不完美,你还是可以发财。”谁都不会天真到去寻找最完美的交易系统的地步,但大家都会努力测试交易系统的可操作性。任何人都有办法根据过去的交易经验和交易资料设计出一套对自己来说最完美、最适合的交易系统。
进行交易肘,你最重视的市场指标是什么?
我认为有两项指标需要注意。第一,如果市场对重大消息没有做出应有的回应,那么其中必定另有深意。两伊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市场上时,黄金价格却只上涨1 美元,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我告诉自己:“一场中东战争已经爆发,然而黄金只小涨1 美元。看来黄金市场目前相当疲软。”不久,黄金价格便持续重挫。
第二项是埃德·塞柯塔教我的。当市场创下新高时,其中必定内蕴重大含义。不管市场上有多少人说市场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也没什么理由能涨到如此高点,你都得有自己的判断。事实胜过一切,市场创下新高,说明一定有某些因素在改变。
从埃德·塞柯塔身上,你还学到了哪些交易经验?
埃德·塞柯塔几乎把他交易哲学的精髓悉数传授给我了。他教导我:“进行交易时,你可以自行决定每笔交易所要承担的风险,可以是你全部资金的1%或是5%的风险,甚至还可以达到10%。但是,你必须明白:交易量越大,风险越高,交易的后果就越难控制。”他说的对极了。
除了埃德·塞柯培和你的合作伙伴外,还有哪些交易员教过你宝贵的交易经验?要知道,一越人都很忌讳徒寓欺师的。
杰克·鲍伊德。我曾经在他的公司做经纪人和分析师。
许多年来,杰克一直为我提供交易方面的建议。只要按照他的建议进行交易,每年都能赚不少钱。后来,我终于忍不住请教杰克:他的建议与预测为何如此准确,他是怎么做到的?我得先强调一点,他可是个大个子,身高足足有6 尺4 寸。他的回答是:“赖瑞,假如你真想了解市场,只须这么做就行了。”他把手中的图表扔到地上,然后纵身一跃,跳到了桌上。他说:“现在你再看这些图,它会告诉你想知道的任何内容。”
我想,他是告诉你对市场要有全盘的认识,我理解的不错吧?
一点没错,看来想做的话,你也可能成为好的交易员。与鲍伊德一起共事时学到的这些经验,对我以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只要能够控制风险,追随市场大势,你所进行的交易就一定会赚钱。
你自己就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吗?
我能够在交易中取胜得益于以下两条基本法则,这两条法则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第一,如果你不下注,你就没有赢的机会;第二,如果你输得精光,你就连下注的机会也没了。
赖瑞的交易哲学有两项基本原则。第一,与理论派的看法相反,他深信市场是没有效率的,只要你能够研究出有利的交易方法,你就会赢。第二,从事交易需要一套有效的交易方法。比方法是重要的是有效控制风险,否则你迟早会被风险控制。
|